第三九回 太后寝宫
离慈宁宫将近,便不敢再走正路,闪身花木之後,走一步,听一听,心想:「若是一个不小心,给老婊子捉到了,那可是自投罗网。」他又觉有趣,又是害怕,一步步的走近太后寝宫。
他手心中汗水渐多,寻思:「我把这对猪蹄子放在门口的阶石之上,她明天定会瞧见。投入天井毕竟太过危险。」轻轻的又走前了两步,忽听得一个男人的声音说道:「阿燕怎么搞的,怎地到这时候还没回来?」韦小宝大奇: 「屋中怎么有男人?这人说话的声音又不是太监,莫非老婊子有了姘头?哈哈,老子要捉奸。」他心中虽说要「捉奸」,可是再给他十倍的胆子却也不敢,只是好奇心起,却不肯就此放下断脚而走。
他向着声音来处蹑手蹑足的走了几步,每一步都是轻轻提起,极慢极慢的放下,以防踏到枯枝,发出声响。只听那男人哼了一声,说道:「只怕事情有变。你既知道小鬼十分滑溜,怎么让阿燕一个人带他去?」韦小宝心道:「他俩在说我,这是非听不可?」只听一个女人声音道:「阿燕的武功高他十倍,人又机警,步步提仿,那会出事?」正是太后的声音,听她又道:「多半那部经书放在远处,阿燕押了小鬼去拿去了。」那男人道:「能够拿到经书,自然很好,否则的话,哼哼!」这人语气甚是严峻,对太后如此说话,可说极为无礼。韦小宝越来越是奇怪:「普天下有谁能对她这般说话?难道是老皇帝从五台山回来了?」
想到顺治皇帝重行回宫,韦小宝大是兴奋,心想定将有出好戏上演。听得太后说道:「你知道我已尽力而为。我这样的身份,总不能亲自押着个小太监,在宫里走来走去。我踏出慈宁宫一步,宫女太监就跟了一大串,那裏还能办什么事?」那男人道:「你不能等到天黑再押他去吗?要不然就通知我,让我押他去拿经书。」太后道:「我可不敢劳你的驾,你在这裏,甚麽形迹也不能露。」那男人冷笑一声道:「遇上了这种大事,还顾甚麽?我知道,你不肯通知我,那是怕我抢了你的功劳。」太后道:「我又有甚么功劳了?有功劳是这样,没功劳也是这样。」语气之中,充满怨怼。韦小宝若不是清清楚楚认得太后的声音,定会当作是个老宫女在给人责怪埋怨。那两人的号话都压低了嗓子,但相距既近,静夜中别无其他声息,决无听错之理,听他二人说甚么「抢了功劳」,那麽这男子又不会是顺洽皇帝了。
他好奇心再也无法抑制,慢慢爬到窗边,从窗缝向内一张,只见太后侧身坐在椅上,一个宫女双手负在身後,在房中踱步,此外更无旁人,心想:「那男人却又到那裏去了?」只见那宫女转过身来,说道:「不等了,我去瞧瞧。」她一开口,将韦小宝吓了一跳,原来这宫女一口男嗓,刚才就是她在说话。韦小宝在地下,瞧不见她脸。
太后道:「我和你同去。」那宫女冷笑道:「你就是不放心。」太后道:「那又有什么不放心了?我疑心阿燕有甚麽古怪,咱们二人联手,容易制她。」那宫女点头道:「那也不可不防,别在阴沟裏翻船。这就去吧!」太后点了点头,走到床边,掀开被褥,又揭起一块板来,烛光下青光一闪,手中已多了一柄短剑,将短剑插入剑鞘,放在怀中。韦小宝心想:「原来床上还有这样一个机关。她是防人行刺,短剑不插在剑鞘之中,那是伸手一抓,拿剑就可杀人,用不着再从鞘中拔出。万分紧急的当儿,可差不起这麽霎一霎眼的时刻。」
只见太后和那宫女走出寝殿,出了慈宁宫,房中烛火也不吹熄,韦小宝心想:「我将这对猪蹄放在她床上那个机关之中,待会她放还短剑,忽然摸到这对猪蹄,定会吓得她死去活来。」只觉这主意妙不可言,当即闪身进屋,掀开被褥,见床板上有个小铜环,伸指一拉,一块阔约一尺、长约二尺的木板应手而起,下面是只没盖的木匣,匣中赫然有三部经书,正是他先前见过的那三部「四十二章经」,一部是太后本来有的,另外两部是他在鳌拜府中抄得。韦小宝大喜,心想:「这三部经书不知有甚么屁用,人人都这等看重,我且来个顺手牵羊,把老婊子气个半死。」见匣中尚有些书册杂物,一时不敢多看,一古脑儿连着三部经书都取了出来,扯下桌上的锻披,做一包包了。将柳燕那双脚从长袍中抖了出来,抖入木匣之中,盖上本板,放好被褥,正要转身出外,忽听得外房的门呀的一声响,有人推门而进。
这一下当真是吓得他魂飞天外,那料到太后和那宫女回来这样快,想也不及想,一低头便钻入床底,心中只是叫苦,只盼太后忘记了甚麽东西,回来拿了又去找寻自己,又盼她所忘记的东西并不放在被褥下的木匣之中。只听得脚步之声又轻又快,一个人窜了进来,却是一个女子,脚上穿的是双淡绿鞋子,裤子也是淡绿,瞧这裤子的形状,乃是一个宫女,心想:「原来是服侍太后的一个宫女,不知是不是蕊初?她若不立时出去,我可得出去将她杀了。最好她走到床前来。」他拔出匕首,只待那宫女走到床前,一刀自下而上,刺她小腹,包管她莫名其妙的就此送命。
只听得她开抽屉,开柜门,动作极快,在找寻什么物事,却始终不走到床前,跟着听得嗤嗤几声响,以什麽利器划破了两口箱子。韦小宝吃了一惊:「这人不是寻常宫女,是到太后房中偷盗来的,莫非是来盗这三部四十二章经?她手中既有刀剧,看来武功也高,我若是出去,别说杀她,只怕先给她杀了。」听得那女子在箱子中一阵乱翻,又去划破了西首的三口箱子找寻。韦小宝肚裏不住咒骂:「你再不走,老婊子可要回来了。你送了性命不要紧,累得我韦小宝陪你归天,你的面子未免太大了。」
那女子找不到东西,似乎十分焦急,在箱中乱得更快。韦小宝心想:「不如将经书抛了出去给她,好让她快快走路。」便在此时,门外脚步声响,只听得太后说道:「我说定是柳燕这贱人拿到经书,自行走了。」那女子听到人声,已不及逃走,跨进柜子,关上了柜门。那男子口音的宫女说道:「你当真差了柳燕拿经书?我怎知你说的不是假话?」太后怒道:「你说甚么?我没派柳燕去拿经书?那麽要她干甚麽去!」那宫女道:「我怎知你在捣甚麽鬼。说不定你要除了柳燕这眼中之钉,将她害死了。」
太后大怒,重重哼了一声,道:「亏你做师兄的,居然说出这种没脑子的话来。柳燕是我师妹,我有这样大的胆子?」那宫女冷冷的道:「你素来胆大,心狠手辣,甚么事做不出来。」韦小宝听太后叫那宫女为「师兄」,而柳燕却又是她「师妹」,越听越奇。她二人说话之间,已走进内室,一见到房中箱子划破,杂物散了一地,同时啊的一志惊叫了出来。
太后叫道:「有人来盗经书。」奔到床边,翻起被褥,拉开木板,见经书已然不在,叫了声:「啊哟!」跟着便见到柳燕的那一双断脚,惊道:「那是甚么?」那宫女一伸手拿起,说道:「是女人的脚。」太后惊道:「这是柳燕,她……她给人害死了。」那宫女冷笑道:「我说的话没错吧?」太后又惊又怒,道:「甚麽话没错?」那宫女道:「这藏经的秘密所在,天下只有你自己一人知道。柳师妹倘若不是你害死的,她的断足怎会放在这裏?」
太后道:「还会儿还在这里瞎话,盗经之人离去不远,咱们快追。」那宫女道:「不错,说不定这人还在慈宁宫中。」太后转过身来,望着柜子,一步步的走将过去,似乎对这柜子已然起疑。韦小宝一颗心几乎要从口腔中跳了出来,烛火跳动,映得刀光一闪一闪,在地下掠过,料知太后左手一开柜门,右手便是一刀剌进柜去,柜中那个宫女势在无可躲闪。
眼见她又跨了一步,离那柜子已不过两尺,突然问砰的一声响,那柜子直倒下来,压向太后。太后出其不意,急向後跃,柜中飞出好几件花花绿绿的衣衫出来,缠在她的头上。太后急忙伸手去抓,又有一团衣衫掷向她身前,只听得她「啊」的一声惨叫,原来那团衣衫之中裹得有人。柜中宫女倒柜掷衣,弄得太后手足无措,一击成功。
那男嗓宫女起初并不相助,待得听到太后惨呼,这才一掌向那团衣服冲击将下去。韦小宝见那团衣服一滚滚开,那绿衣宫女从乱衣服中跃将出来,手中提着一件不知甚麽兵匁,向那男嗓宫女扑了过去。那男嗓宫女呼的一掌击出,绿衣宫女斜身闪开,立部又向敌人扑上,身法迅捷之极。韦小宝身在床底,只见到两个人的四只脚。那男嗓宫女穿的是一条灰色裤子,黑缎鞋子。但是穿绿鞋的双脚疾进疾退,忽而跃起,忽而落下,那对穿黑鞋的双脚只是偶尔跨前一步,偶尔退後一步。两人相斗甚剧,却不闻兵双相交之声,显然那男嗓宫女手中没有兵刃,但听得掌声呼呼,斗了一会,突然眼前一暗,三座烛台中已有一支蜡烛给掌风扑熄。
韦小宝心想:「谢天谢地,另外两支蜡烛也都熄了。我就可乘黑逃走。」果然呼的一声掌风过去,又是一支蜡烛熄了。两个宫女只是闷打,谁也不开口说话,似乎都怕惊动了外人。慈宁宫中本来太监宫女甚众,闹了这麽一会,早应当有人过来察看,但这些人似乎都已奉了太后严令,不得呼召,谁也不许过来窥探。
只听得察察声响,桌椅的碎片四散飞溅,韦小宝暗暗心惊:「这说话好似男人般的宫女武功恁地了得,掌风到处,将桌椅都击得粉碎。」蓦地裏有一声轻呼,白光一闪,跟着噗的一声,似是绿衣宫女兵刃脱手,飞上去钉在屋顶。跟着地下四只脚忽地都不见了,两人倒在地下,扭成一团。这一来韦小宝瞧得甚是清楚,但见两人四只手各自施展擒拿手法,在相距一两尺的方位之内,进攻防御,招招凶险之极。他别的武功所知极为有限,於擒拿法却练过不少时日,曾跟康熙日日拆解,这时见两个宫女出招极快,但每一招都是乾净利落。挖眼、捣脚、批颈、锁喉、打穴、截脉,勾腕、撞肘,没一招不是攻敌之必救,而对方连消带打,守中有攻,两人都是一招比一招更为凌厉。
看了一会,两人高下渐分。绿衣宫女出招极快,手法甚是阴狠。那穿灰衣的男嗓宫女的手法初时也极迅速,後来渐渐慢了下来,对方每出三四招,她只出一招,然而这一招足可抵得对方数招。韦小宝一颗心随着两人的手掌跳动,心中只想:「那枝蜡烛为什么还不熄?」其实二人斗得正紧,他就算堂而皇之的从床底爬了出来,堂而皇之的走出门去,那两名宫女也只有惊愕的分儿,谁也缓不出手来加以阻拦,但就是鼓不起这番勇气。
蓦地裏烛火一暗,却听得一个女子声音轻哼一声,烛光又亮,只见那灰衣宫女已压住了绿衣宫女,右手的手肘横架在她咽喉之上。绿衣宫女左手给敌人掠在外门,难以攻敌,右手勾打拿戳,连连出招,都给对方左手化解了,但压在咽喉中的一个力道却是越来越重,喘息艰难,右手的招数渐缓,双足向上乱踢,转眼便会给敌人扼死。
韦小宝心想:「这灰衣宫女扼死对手之後。若再探头到床底下来找寻经书,韦小宝可得变成韦死宝!」此时不容细思,身子一缩一弹,从床底窜了出来,手起刀落,一匕首插入灰衣宫的背心,乘势向上一挑,割破了一道长长的口子,随即向後跃退。
灰衣宫女大叫一声,跳了起来,一扑而前,双手抓住韦小宝的头颈,用力收紧。韦小宝给她扼得伸出了舌头,眼前阵阵发黑。绿衣宫女飞身而起,右手手掌斜斩而出,斩在灰衣宫女的左颊,跟着左手抓住她的头发,向後用力拉扯,突然手上一松,将她满头头发都拉了下来,露出一个光头,原来装的是假发。灰衣宫女双手一松开,放脱了韦小宝,头颈扭了几扭,缩作一团,背上鲜血犹如泉涌,眼见是不活了。
绿衣宫女说道:「多谢小公公,救了我性命。」韦小宝点了点头,惊悸未定,伸右手抚摸自己头颈,左手指着那灰衣宫女的光头,道:「她…她……」绿衣宫女道:「这人男扮女装,混在宫裏……」一言末毕。门口有人叫道:「来人哪,有刺客!」声音半男半女,是个太监。
绿衣宫女右手一把揽住韦小宝,破窗而出,左手一挥,噗的一响,跟着「啊」的一声惨叫,那太监已身中暗器,扑地倒了。绿衣宫女提着韦小宝的身子,向北疾奔,过西三所,进养华门,从小径绕过雨花阁、保华殿,来到福建宫侧的火塲之畔,才将他放下。他在宫中一年有余,比之初进宫时已高大了许多,也重了许多,这绿衣宫女眼他一般高矮,身子纤细,但提了他快步而奔,如提婴儿,毫不费力。韦小宝赞道:「好本事!」
这火塲巳近西铁门,乃是焚烧宫中垃圾废物的所在,晚间极为僻静。绿衣宫女问道:「小公公,你叫什麽名字?」韦小宝道:「我是小桂子!」她「啊」的一声,说道:「原来是手擒鳌拜,皇上最得宠的小桂子公公。」韦小宝微笑道:「不敢!」他在太后寝殿之中和这宫女匁匁朝相,当时无暇细看,依稀觉得她至少已有四十来岁,说道:「姊姊,你又是怎麽称呼?」那宫女微一迟疑,道:「你我祸福与共,那也不用瞒你,我姓陶,宫中便叫我陶宫娥。你在太后床底下干什麽?」韦小宝随口胡诌:「我奉皇帝圣旨,来捉太后的奸!」
陶宫娥微微一惊,道:「皇上知道这宫女乃是男人?」韦小宝道:「皇上知道一点儿因头,不过也不大确实。」陶宫娥道:「我……我杀死了太后,这件事转眼便闹得天翻地覆,闭了宫门大搜,我可得立却出宫去了,小朋友,咱们後会有期。」韦小宝心想:「太后已死,我在宫裏倒是太平无事了,可是闭宫大搜,方沐两个姑娘却非糟糕不可,那便如何是好?」灵机一动,道:「陶姊姊,我倒有个法子,我立即去禀告皇上,说道亲眼看见太后是给那个假宫女杀死的。反正太后已经死无对证,你也不用逃出宫去了。」
陶宫娥沉吟片刻,道:「这计策倒也使得,但那太监,却又是谁杀的?」韦小宝道:「我说那假宫女杀的。」陶宫娥道:「小朋友,这件事可十分危险,皇上虽然喜欢你,多半也要杀了你灭口。」韦小宝打个寒噤,道:「皇上也要杀我 ?那为什么?」陶宫蛾冷笑一声,道:「他母亲跟人有勾且之事,若是泄漏了一点风声出去,你叫皇上置身何地?就算你守口如瓶,皇上每次见到你,总不免心中有愧,迟早非杀了你不可。」韦小宝道:「他………他这样毒辣?」觉得陶宫娥这话毕竟不错,这些事可千万不能跟皇帝说。
便在此时,南方传来几声锣响,跟着四面八方都响起了锣声,那是宫中失火或是有警的紧急讯号,所有的侍卫太监立即出动。陶宫娥道:「咱们逃不出去了,你假装去帮着搜捕刺客,我自己回屋去睡觉。」伸出左臂,抱住他腰,又是带着他疾奔,向西奔到英华殿之侧,将他放了下来,轻声道:「小心!」一转身便隐在墙角之後。
韦小宝记挂着方恰和沐剑屏,急忘奔向她二人藏身之所。耳听得锣声越响越急,跟着人声喧哗,他没命价奔进那间屋子,叫道:「是我!」沐剑屏急道:「他们干麽打锣?是来捉拿我们吗 ?」韦小宝道:「不是的,还是回到我的屋裏比较稳当。」沐剑屏惊道:「回到你屋裏?我…我们杀了人……」韦小宝道:「不用怕,他们不知道,快走!」俯身扶起了方怡,拉着沐剑屏,向外冲了出去。
三人跌跌撞撞的奔了一会,只见斜刺裏有几名侍卫奔将过来。为首的侍卫高举火把,喝道:「什么人?」韦小窦叫道:「是我!你们赶快去保护皇上,是走了火吗?」那人认得韦小宝,忙将火把交给旁人,双手垂下,恭恭敬敬的道:「桂公公,听说慈宁宫里出了事。」韦小宝道:「好,你们先去,我随后便来。」那侍卫躬身道:「是!」带领众人而去。沐剑屏道:「他们似乎很怕你呢,刚才我还道要糟。」韦小宝想说句笑话,但挂念着太后被杀之事闹了出来,不知将有何等後果,心慌意乱之下,甚麽笑话也说不出口。路上又撞到了一批侍卫,这才回到自己住处,好在方怡和沐剑屏早巳换成太监装束,众侍卫人人心情紧张,谁也没加注意。韦小宝道:「你们便躭在这裏,千万别换装束。」出门後将门上了锁,快步奔向乾清官康熙的寝殿之中。
康熙已听到锣声,披衣起身,一名侍卫刚来禀报,说道慈宁宫中出了事,是甚么事却说不清楚。他正自着急,一见韦小宝进来,忙问:「太后安好?出了甚麽事?」
韦小宝道:「太后叫奴才今天先回自己屋子去睡,明天再搬进慈宁宫去,没…没想到宫裏出了事。不知什麽事,奴才这就去瞧瞧。」康熙道:「我去给太后请安,你跟着来。」韦小宝道:「是。」康熙对母后甚有孝心,不及穿戴,披了一件长袍便抢出门去去,一面快步而行,一面问道:「太后要你服侍,你怎麽又到了我这裏?」韦小宝道:「奴才听得锣声,生怕是走火,又担心来了刺客,一心只是挂念着皇上,忙不迭的奔来,真…真是该死。」
康熙一出寝宫,左右太监、侍卫便跟了一大批,十几盏灯笼在身周照着。他见韦小宝衣衫头发极是紊乱,那知道他是在太后床底下钻进钻出,还道他忠心护主,一心一意的挂念自己,来不及穿好衣服,就抢了来保护,心下颇感喜慰。只行出数丈,两名侍卫快步过来禀告,说道:「刺客擅闯慈宁宫,害死了一名太监,一名宫女。」康熙忙问:「可惊动了太后圣驾?」那侍卫道:「多总管已率人将慈宁宫团团围住,严密保护太后。」
康熙稍稍放心。韦小宝心道:「他便是请十万兵马来保护慈宁宫,这会儿也迟了。」从乾清宫到慈宁宫相距不远,绕过养心殿和太极殿这便到了。只见灯笼火把照耀如同白昼,数百名侍卫一排排的站着,别说刺客,一只老鼠也钻不过去。众侍卫一见到皇帝,一齐跪下。康熙摆了摆手,快步进宫。
韦小宝掀起门帷,康熙走进门去,只见寝殿中箱笼杂物乱成一团,血流满地,横卧着两具尸首,只吓得心中突突乱跳,叫道:「太后,太后 !」
床上一人说道:「是皇帝么?不用担心,我没事。」正是太后的声音。韦小宝这一惊非同小可,心想:「原来老婊子没死。我做事当真胡涂,先前干么不在她身上补上一刀?她没死,我可得死了。」回头,便想发足奔逃,但见门外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侍卫,逃不了三步便会给人抓住,只吓得双足发软,头脑晕眩,身子便欲倒下。
康熙走去床前,说道:「太后,你老人家受惊了。孩儿保护不周,真是罪孽深重。那些饭桶侍卫,一个个得好好惩办才是。」太后喘了口气,道:「没……没有什么。是一个太监和宫女争闹……打了起来,互相殴斗而死,不干侍卫们的事。」康熙道:「太后身子安好?没惊动到你老人家?」太后道:「没有!只是我瞧着生气。孩儿,你出去吧,叫大家散去。」康熙道:「快传太医来给太后把脉。」韦小宝缩在他身後,不敢答应,只怕给太后瞧见了,又怕一开口就给认了出来。太后道:「不,不用传太医,我睡一觉就好。这两人……这两人的尸首……不用移动。我心里烦得很,怕吵,你……你叫大家快走。」
她说话声响微弱,上气不接下气,显是受伤,着实不轻。康熙很是担心,却又不敢违命,本想彻查这太监和宫女如何殴斗,惹得太后如此生气,两人虽巳身死,但犯了这样大罪,还得追究他们的家属,可是听太后言下之意,乃是不愿张扬其事,连尸首也不许移动,只得向太后讲了安,退出慈宁宫。韦小宝死裏逃生,可是双脚兀自发软,手扶墙壁而行。
康熙低头沉思,觉得慈宁宫中今晚之事大是突兀,中间必有隐秘,但太后的意思明明摆着叫自己不可理会。
康熙低头沉思,走了好长一段,这才抬起头来,见韦小宝跟在身後,问道:「太后要你服侍,怎地你又跟着来了?」韦小宝心想反正天一亮便要出宫逃走,大可信口开河,说道:「先前太后说道心裏烦得很,一见到太监便生气。奴才见到太后龙体不大安适,还是别去惹太后烦恼的为妙。」
康熙点了点头,回到乾清宫寝殿,待服侍他的众监都退了出去,说道:「小桂子,你留着!」韦小宝应了,心下大是焦急:「皇帝若是要我陪着在这裏睡,我屋裏那两个活宝贝可得急死了。」康熙从东到西,又从西到东的踱来踱去,踱了一会问道:「你看那个太监和那个宫女,为甚麽斗殴而死?」韦小宝道:「这个我可猜不出。宫裏很多宫女太监脾气都很暴躁,动不动就吵咀,有时还暗中打架,只是不敢让太后和皇上知道罢了。」康熙又点了点头,道:「你去吩咐大家,这事不用再提,免得再惹太后生气。」韦小宝道:「是!」康熙道:「你去吧!」
韦小宝请了安,转身出去,心想:「我这一去,永远见你不着了。」回头又瞧了一眼。康熙也正瞧着他,脸上露出笑容,道:「你过来。」韦小宝转过身来。康熙揭开床头的一只金盒,拿出两块点心,笑道:「累了半天,肚裏可饿了吧 !」将点心递给他。韦小宝双手接过,想起太后为人凶险毒辣,寝宫裏暗藏男人,终有一天会加害皇上。他一切蒙在鼓裏,甚麽都不知道。皇帝对待自己,便如是朋友兄弟一般,若不把这事跟他说知,他给太后害死,自己可太也没有义气。想到此处,眼前似乎出现了康熙全身筋骨俱断,尸横就地的惨状,心中一酸,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。
康熙微笑道:「怎么啦?」伸手拍了拍他肩头。道:「你愿意跟我,是不是?那也容易,过几天等太后大好了,我再跟太后说去,老实说,我也舍不得你。」韦小宝心情激动,寻思:「陶宫娥说,我若是吐露真情,皇帝不免要杀我灭口。大丈夫死就死好了。」将两块点心往桌上一放,握住了康熙的手,颤声道:「小玄子,我再叫你一次小玄子,行吗?」康熙笑道:「当然可以。我早就说过,无人之处,咱们就跟从前一样。你又想跟我此武,是不是?来来来,放马过来。」说着双手一翻,反握住了他双手。
韦小宝道:「不忙比武。我有一件机密大事,要跟我的好朋友小玄子说,可是决不能跟我的主子皇上万岁爷说。皇上听了之後,就要砍我的脑袋,小玄子当我是朋友,或者不要紧。」康熙不知事关重大,少年心情,只觉十分有趣,忙拉了他并肩坐在床沿上,道:「快祥!快说!」
韦小宝道:「现下你是小玄子,不是皇帝?」康熙微笑道:「对,我现下是你的好朋友小玄子,不是皇帝。一天到晚做皇帝,没个知心朋友,也没甚麽味道。」韦小宝道:「好,我说给你听。你要次我脑袋,也没法子。」康熙微笑道:「我干麽要杀你?好朋友怎能杀了好朋友?」韦小宝长长吸了口气,道:「我不是真的小桂子,我不是太监,真的小桂子已给我杀了。」康熙大吃一惊,道:「甚么?」韦小宝便将自己出身来历简略说了,接着说到如何被掳入宫,如何毒瞎海大富双眼,如何冒小桂子,海大富如何教武等情,一一照实陈说。
康熙听到这裏,笑道:「原来你不是太监。杀了个小桂子,也没甚么大不了。只不过你不能再在宫裏住了。要不然我就派你做御前侍卫的总官。多隆这厮武功虽然不错,办事可胡涂得很。」韦小宝道:「这可多谢你啦,不过只怕不成。我听到了跟太后有关的几件大秘密。」康熙道:「跟太后有关?那是甚麽?」问到这两句话时,心中己隐隐觉得有些不对。
资料收集于网上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
本书由“云中孤雁”免费制作
第四〇回 获悉内情
韦小宝咬了咬牙,当下便将那天晚上在慈宁宫窗下所听到太后和海大富的对答,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。康熙听到父皇顺治竟然并未崩驾,却是在五台山清凉寺出家,这一惊固然是非同小可,这一喜尤其是如癫如狂。他全身发抖,握住了韦小宝双手,颤声道:「这……这当真不假?我父皇……父皇还在人世?」韦小宝道:「我听到太后和海大富二人,是这样说的。」康熙站起身来,大声叫道:「那…那好极了!好极了!小桂子,天一亮,咱们立即便往五台山去朝见父皇,请他老人家回宫。」
要知康熙君临天下,事事随心所欲,生平唯一大憾便是父母早亡。太后虽然不是他亲生之母,但待他慈爱,也如与母亲无异,父亲早逝却是无所替任。有时午夜梦回,想到父亲之时,忍不住放声大哭。此刻听得韦小宝如此说,虽然仍不免将信将疑,却已然喜心翻倒。
韦小宝道:「只怕太后不愿意。她一直瞒着你,适中间必有重大缘故。」康熙道:「是,是,那是甚么缘故?」他一听到父亲末死,喜悦之情,充塞胸臆,但稍一凝思,无数疑窦立即涌现。韦小宝道:「宫中大事,我是甚麽都不明白,只能将太后和海大富的对答据实说给你听。」康熙道:「是,是!快说,快说。」
韦小宝说到端敬皇后和孝康皇后如何为人所害,康熙跳起身来,叫道:「你……你说孝康皇后,是……是给人害死的?」韦小宝见他双眼睁得大大的,脸上肌肉牵动,不禁害怕,道:「我……我不知道。只听到海大富跟太后这么说。」康熙道:「他们怎地说?你……你再说一遍。」韦小宝记性甚好,重述那晚太后与海大富的对答,连二人的声调语气也都学得极像。康熙呆了半晌,道:「我亲娘……我亲娘竟是为人害死?」韦小宝道:「孝康皇后…是…是你的母亲?」康熙点了点头,道:「你说下去,一句也不可遗漏。」心中一酸,泪水涔涔而下。
韦小宝接着述说凶手用「化骨绵掌」害死端敬、孝康二后,又害死瑞敬皇后的儿子荣亲王,害死董鄂贞妃,殓葬孝康和贞妃的仵作如何奉海大富之命,前赴五台山禀告顺治,顺治如何派遣海大富回宫彻查,一直说到太后和海大富对掌。他不敢说海大富是自己所杀,却说他眼睛瞎了之后,敌不过太后,以致对掌身亡。
康熙定了定神,详细盘问当晚情景,追查他所听到的说话,反覆细问之后,料定韦小宝决无可能捏造此事,问道:「你为甚么直到今天,才跟我说?」韦小宝道:「这事关涉太大,我那敢乱说?可是明天我要逃出宫去,再也不回来了。想到你孤身在皇宫之中,极是危险,可不能再瞒。」康熙道:「你为甚么要出宫?怕太后害你?」韦小宝道:「我跟你说,今晚死在慈宁宫里的那个宫女,是个男人,是太后的师兄。」
太后宫中的宫女竟然是个男人,此事自然是匪夷所思,但康熙这晚听到自己已死的父皇竟然末死,而母亲又是为一向端庄慈爱的太后所暗害。一个宫女是男是女,自己丝毫不以为奇,问道:「你又怎么知道?」
韦小宝道:「那晚我听到了太后跟海大富的说话后,太后一直要杀我灭口。」当下将太后如何派遣瑞栋、柳燕,以及众太监先後来加害自已等情一一说了,又说到在慈宁宫中听到一个男子和太后对答,两人争闹起来,那男子假扮的宫女为太后所杀,太后却也受了伤。他这番说话当然不尽不实,既不提到陶宫娥,也不说自己杀了瑞栋、柳燕,偷了几部四十二章经等情。康熙沉吟道:「这人是太后师兄听他口气,似乎太后尚受另一人的挟制,那会是什么人?」韦小宝摇头道:「我也想不出。」
康熙道:「你去传多隆进来。」韦小宝答应了,心想:「皇帝要跟太后翻脸,叫乡隆捉拿老婊子来杀头?我到底是快快逃走好呢?还是留着再帮帮他?」
多隆正在忧心如焚,宫里接连出事。自己的脑袋就算不搬家,脑袋之上的帽子,帽子之上的顶子绝是大大的不稳,听得皇帝传呼,他赶进乾清宫来。康熙吩咐道:「慈宫宫裏没甚么事,你立即撤出慈宁宫外所有侍卫。太后说听到侍卫们站在屋外,心里就烦得很。」多隆大喜,喏喏连声,出去传令。
康熙又将心中有着的诸般疑团,细细询问韦小宝,过了良久,料知众侍卫巳撤,道:「小桂子,我和你夜探慈宁宫。」韦小宝道:「你亲自去探?」康熙道:「正是!」一来事关重大,不能单是听了一个小太监的一面之辞,便对抚育自己长大的母后心存怀疑。二来「犯险夜探」,那是学武之人非做不可之事,有此机会,如何可以轻易放过?自已是皇帝,不能出宫一试身手,在宫裏做一下「夜行人」,却也是聊胜於无。韦小宝道:「太后已将她师兄杀了,这会儿正在安睡养伤,恐怕探不到甚麽。」康熙道:「没有探过,怎知探不到甚么?」
当即换上便装,脚下穿了薄底快靴,便是当日跟韦小宝比武的那一身装束。从乾清官侧门走了出去。众侍卫太监还是见到了,慌忙跟来。康熙喝令:「大家站住,谁也不许乱动。」这是皇帝圣旨,谁敢有违?几十名侍卫太监立刻直挺挺的站在原地,一动也不敢动。
康熙带着韦小宝,来到慈宁宫花园之中,果见静悄悄的并无一人。他掩到太后寝殿窗下,俯耳倾听,只听得大后在不住咳嗽,霎时之间,心中思涌如潮,又是悲苦,又是烦躁,听着太后的咳嗽声音,既想冲进去搂着她身子痛哭一场,又想叉住她脖子厉声质问,到底自己的父皇和母后是怎样了?他一时盼望小桂子所说的全是假话,又盼望他所说的丝毫不假。他不住发抖,全身汗毛直竖,寒意直透骨髓。
太后房中烛火末熄,忽明忽暗,映着窗纸。过了一会,听得一个宫女的声音道:「太后,缝好了。」太后「嗯」了一声,道:「把这宫女…宫女的死尸,装…装在被袋裏。」那宫女道:「是。那个太监的死尸呢?」太后怒道:「我叫你装那宫女,你…你管甚么太监?」那宫女忙道:「是!」接着便听到有物件在地下拖动之声。
康熙忍耐不住,探头去窗缝中张望,可是太后寝殿的窗户所有缝隙,均用油灰塞满,连一条细缝也没有。他往日曾听韦小宝转述过江湖上夜行人的行事诀窍和禁忌,那都是茅十八从扬州来到北京之时,一路上说的。此时窗户无缝,正中下怀,当下伸指沾了唾液,轻轻湿了窗纸,指上微微用力,窗上便破了个小孔,却无半点声息。他就眼张去,见太后床上锦帐低垂,一名年轻宫女正在将地下一具尸首往一只大布袋中塞去,尸首身上穿的是宫女装束,可是头顶光秃秃地一根头发也无。那宫女将尸首塞入袋中,拾起地下的一团假发,微一迟疑,也塞进了布袋,低声道:「太后,装…装好啦!」
太后道:「外边侍卫都撤完了?我好像听到还有人声。」那宫女走到门边,向外一张,道:「没有人了。」太后道:「你把这只口袋拖到荷花塘边,在袋裏放四块大石头,用…用绳子…咳…咳…将袋口扎住了,然後…然後…咳咳…把袋子推落塘裏。」那宫女道:「是。」声音发抖,显得很是害怕。太后道:「袋子下了池塘之後,多扒些泥土抛在上面,别让人瞧见。」那宫女又应道:「是。」拖着袋子,向花园中走去。
康熙心想:「小桂子说那死了的宫女是个男人,多半不错。这中间若不是有大大的隐情,太后何必要沉尸入塘,灭去痕迹?」见韦小宝便站在身边,不自禁的伸出手去,握住了他手。两人均觉对方手掌又湿又冷。过了一会,听得扑通一声,那装尸体的布袋掉入了荷塘,又过了好一会,那宫女回进寝殿。韦小宝早就认得她的声音,便是那小宫女蕊初,康熙却是不识。
太后道:「都办好了?」蕊初道:「是,都都办好了。」太后道:「这裏本来有两具尸首,怎么另一具不见了?明天有人问起,你怎磨说?」蕊初道:「奴才……奴才甚么也不知道。」太后道:「你在这裏服侍我,怎会甚么也不知道?」蕊初道:「是,是!」太后怒道:「甚么是是?」蕊初忽然福至心灵,说道:「奴才见到那死了的宫女站起身来,原来她只是受伤,并没有死。她慢慢的……慢慢的走出去。那时候……那时侯太后正在安睡,奴才不敢惊动太后,眼见那个宫女走出了慈宁宫,不知道……不知道到那里去啦。」太后叹了口气,道:「原来这样,阿弥陀佛,她没有死,自己走了,那倒好得很。」蕊初道:「正是,谢天谢地,原来她没有死。」
康熙和韦小宝又待了一会,听太后没再说话,似巳入睡,於是悄悄一步步的离开,回到乾清宫。只见一众侍卫太监仍是直挺挺的站着不动。康熙笑道:「大家随便走动吧!他虽是笑着说话,笑声和说话之声却是甚为乾涩。
回入寝宫,他凝视韦小宝,良久不语,突然怔怔的掉下泪来,说道:「太后……太后……」韦小宝也不知说什么话好。康熙想了一会,双手一拍,两名侍卫走到寝殿门口。康熙低声道:「有一件机密大事,差你二人去办,可不能泄漏出去。慈宁宫花园的荷花塘中,有一只大口袋,你二人去抬了来。太后正在安睡,你二人若是发出半黠响声,吵醒了太后,那就自己割了脑袋吧。」两人躬身答应而去。康熙坐在床上,反覆思量。终於两名侍卫抬了一只湿淋淋的大布袋,来到寝殿门外。
康熙道:「可惊醒了太后没有?」两名侍卫齐道:「奴才们不敢。」康熙点了点头,道:「拿进来!」两名侍卫答应了,将布袋拿进屋来。康熙道:「出去吧!」韦小宝等两名侍卫退出寝殿,带上守门,便去解开布袋上的绳索,将那具尸拖了出来。但见这尸首脸上胡子虽是剃得极光,须根隐约可见,喉头有结,胸口平坦,自虽个男子无疑。这人身上肌肉虬结,手指节骨凸起,纯是一副久练武功的模样。看来此人假扮宫女,潜伏宫中只是最近之事,否则以他这副形相,连做男人似乎也是太丑,如何能假扮宫女而不被发觉?
康熙为人甚是精细,拔出腰刀,割破此人的裤子,看了一眼之後,恼怒之极,连挥数刀。将他腰胯之间斩得稀烂。韦小宝道:「太后……」康熙怒道:「什么太后?这贱人害死我亲娘,逼走我父皇,秽乱宫廷,多行不义。我…我要将她碎尸万段,满门抄斩。」韦小宝吁了口气,登时放心,心想:「他不再称她是太后,那么不管老婊子做什么坏事给我知道了,他也不会杀我灭口了。」康熙提起腰刀,又在尸首上剁了一阵,一时气愤难抑,使欲传呼侍卫,将太后看押起来审问,转念一想:「父皇未死,却在五台山出家,这是何等的大事?一有泄漏,天下官民群相耸动,我可万万卤莽不得。」说道:「小桂子,明儿一早,我便跟你去五台山查明真相。」韦小宝应道:「是!」心中大喜,得和皇帝同行,到五台山走一遭,那比之闷在北京城裏自是好玩得多了。
但康熙可远此韦小宝见识明白,思虑周详,随即想到皇帝出巡,十分隆重,至少也得筹备布置好几个月,沿途百官预备接驾保护,大费周章,决不能说走便走;又想自己年幼,亲政未久,朝中王公大臣未附,倘若太后乘着自己出京之机夺政篡权,废了自己,另立新君,却是可虑;又如父皇其实已死,或者虽然尚在人间,却不在五台山上,自己大张旗鼓的上山朝见,要是未能见到,不但为天下所笑,抑且是贻讥後世。
他想了一会,摇头道:「不行,我不能随便出京。小桂子,你给我走一遭吧。」韦小宝颇感失望,道:「我一个人去?」康熙道:「你一个人去。待得探查明白,父皇确是在五合山上,我在京里又布置好了对付那贱人的法子,咱二人再一同上山,以策万全。」韦小宝心想,皇帝既巳决定对付太后,自己去五台山探访,自是义不容辞,说道:「好,我就去五台山。」康熙道:「我大清的规矩,太监不能出京,除非是随我同去。好在你本来不是太监。小桂子,你以後不做太监了,还是做侍卫吧。不过宫裏朝里的人都巳认得你,忽然不做太监,大家会十分奇怪。嗯,这件事将来再说,我可对人宣称,为了杀鳌拜,你奉我之命,假扮太监,现在元凶已除,自然不能老是假扮下去,小桂子将来你读点书,我封你做个大官儿。」韦小宝笑道:「好啊!只不过我一见书本子就头痛。」
康熙坐在桌前,提起笔来,要给父皇写一封信,禀明自己不孝,直至此刻方知父皇尚在人世,心中欢喜逾恒,即日上山来恭迎圣驾回宫,重理万民,而儿子亦得重接亲颜,写得几行字,忽想:「这封信落在旁人手中,那可大不妥。小桂子要是给人擒获或者杀死,这信就给人搜去了。」
他拿起了那页写了半张的信纸,在烛火上烧了,又提笔写道:「敕令御前侍卫副总管钦赐穿黄马褂韦小宝前赴五台山一带公干,各省文武官员受命调遣,钦此。」写毕,用了御宝,交给韦小宝,笑道:「我封了你一个官儿,你瞧瞧是甚么。」韦小宝睁大了眼,只识得自己的名字,和「五、山、一、文」四字,一共七个字,摇头道:「不识得是甚麽官。是你封的,总不会是小官吧?」康熙笑着将那道敕令读了一遍。韦小宝伸了伸舌头,道:「是御前侍卫副总管,厉害厉害,还穿黄马褂呢。」康熙微笑道:「多隆虽是总管,可没黄马褂穿。你这事若是办得妥当,回宫後再升你的官。只不过你年纪太小,做官大了不像样,咱们慢慢的来」韦小宝道:「官大官小,我也不在乎,只要常常能跟你见面,那就很好了。」康熙心下甚喜,道:「你此去一切小心,行事机密。这敕令若不是万不得已,不可取出来让人见到。这就去吧!」韦小宝向康熙告别,心想:「那两个小妞儿可等得心焦死了。」眼见东方已现出鱼肚白,忽忽来到方沐二女躲藏的所在,轻轻推门进去,只见方沐二人互相偎倚,靠在墙边。方怡并未睡着,低声道:「你回来了。」韦小宝道:「万事大吉,咱们这就出宫去吧。」汰剑屏迷迷糊糊的从睡梦中醒转,道:「师姊很是担心,怕你遇到危险。」韦小宝道:「没事,没事。」便在此时,钟声响动,宫门开启,文武百官便将陆续进宫侯朝。韦小宝点燃桌上蜡烛,察看二人装束并无破绽,笑道:「你二人生得太美,在脸上擦些泥沙灰尘吧。」沐剑屏有些不愿意,但见方怡伸手在地下抹了尘土往脸上搽去,也就依样而为。韦小宝将从太后床底盗来的三部经书也包在包袱之中,摸出那枝银钗,递给方怡,道:「是这枚钗儿吧。」方怡脸上一红,慢慢伸手接过,道:「你干冒大险,原来……原来是去为我取这枚钗儿。」忽然心中一酸,眼眶儿红了,将头转了过去。韦小宝笑道:「也没甚麽危险。」心想:「这叫做好心有好报,不去取这枚钗儿,捞不到一件黄马褂穿。」
他带领二人,从禁宫城後门神武门出宫。其时天色尚未大亮,守门的侍卫见是桂公公带同两名小太监出宫,除了巴结讨好,谁敢多问一句?
方怡出得宫来,走出十余丈後,回头向宫门望了一眼,百感交集,真似隔世为人。韦小宝在街边雇了三顶小轿,吩咐抬往西长安街,下轿另雇小轿,这才到天地会落脚之处两条胡同外下轿,说道:「你们沫王府的朋友,昨天都已出城去了。我得跟朋友商议商议,且看送你们到那裏去才好。」他做了钦赐黄马褂的御前侍卫副总管,自觉已成了大人,加之有钦命在身,去查一件一等一的次事,突然间收起了种种油腔滑调,再者师父相距不远,可也不敢放肆。
方怡问道:「你……你今後要到那裏去?」
韦小宝道:「我不敢再在北京城多耽,走得越远越好,要等到太后死了,事平之後,才敢回来。」方怡道:「我们在河北石家庄有个好朋友,你………你若是不嫌弃,便同……同去暂避一时可好?」沫剑屏道:「好啊,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,大家是自己人。三个人一起赶路,也热闹些。」两人凝望着他,均有企盼之意,沫剑屏显得天真热切,方怡则微含羞涩。
韦小宝若不是身负要务,和这两个俏佳人结伴同行,长途遨游,原是快活逍遥之极,比刻不得不设法推托道:「我还答应了朋友夫办一件事,此番不能就去石家庄。你们身上有伤,两个姑娘儿家赶路不便,我得拜托一两位靠得住的朋友护送前去。咱们且去歇一歇,吃饱了慢慢商量。」当下来到天地会的住处。守在胡同外的弟兄见到是他,忙引了进去。马彦超迎了出来,见他带着两名小监,甚是诧异,韦小宝在他耳边低声道:「是沐家小王爷的妹子,还有一个是她师姊,我从宫裏救出来的。」马彦超请二女在厅上就座,奉上茶来,将韦小宝拉在一边,说道:「总舵主昨晚出京去了。」韦小宝大喜,这位师父他一来实在怕见,二来又不知是否该将康熙所命告知,听说已然离京,心头登时如放下一块大石,脸上却装作失望之极,顿足道:「这……这……这……唉,师父怎地这么快就走了?」马彦超道:「总舵主吩咐属下转告韦香主,说他老人家突然接到台湾来的急报,非赶回去处理不可。总舵主要韦香主一切小心,相机行事,宫中若是不便再住,可离京暂避,又说要韦香主勤练武功,韦香主身上的伤毒若是发作得厉害起来,务须急报总舵主知悉。」韦小宝道:「是。师父惦记我的伤势武功,好教人心中感激。」他这两句话倒是不假,听得师父在忽忙之际还是记挂着自己身子,确是感念,又问:「台湾出了甚么事?」马彦超道:「听说是郑氏母子不和,杀了大臣,好像生了内变。总舵主威望极重,有甚麽变乱,他老人家一到必能平息,韦香主不必忧虑。樊大哥、风大哥、玄贞道长他们都跟着总舵主去了。徐三哥和属下留在京裏,听由韦香主差遣。」韦小宝道:「你叫人去请徐三哥来。」心想「八臂猿猴」徐天川武功既高,人又机警,而且是个老翁,护送二女去石家庄最好不过。又想:「台湾也是母子不和,杀人生事,倒跟北京的太后皇帝一样。」
他回到厅上,和方沐二女同吃面点,沐剑屏吃得小半碗面,便忍不住问道:「你当真不能和我们同去石家庄吗?」韦小宝向方怡瞧去,见她停箸不食,凝眸相睇,目光中殊有殷切之色,不由得胸口一热,更想要二女跟着自己去五台山,但随即心想:「我去办的是何等大事?带着这个受伤的姑娘上道,碍手碍脚,受人注目,那是万万不可。」叹了口气,道:「我事了之後,便到石家庄来探望。你们的朋友住在何处?叫甚麽名字?」方怡慢慢低下头去,用筷子挟了一根面条,却不放入口裏,低声道:「那位朋友在石家庄西市开一家很大的骡马行,他叫『快马』褚三。」韦小宝道:「『快马』褚三,是了,我一定来探望你们。」脸上现出顽皮神色,轻声道:「我怎能不来,怎舍得这一对如花似玉的大老婆、小老婆!」
沐剑屏笑道:「乖不了半天,又来贫嘴贫舌了。」方怡道:「你若是当我们是好朋友,我们……我们天天盼望你来。要是心存轻薄,不尊重人,那……那也不用来了。」韦小宝碰了个钉子,微觉无趣,道:「好啦,你不爱说笑,以後我不说就是。」方怡有些歉然,柔声道:「就是说笑,也有个分寸,也得瞧时候,瞧地方。你……你生气了吗?」
韦小宝又高兴起来,道:「没有!没有。只要你不生气就好。」
方怡笑了笑,轻轻的道:「对你啊,谁也不会真的生气。」
北方天时,虽十月初冬,早晨已颇为寒冷。方怡这么嫣然一笑,纵然脸上尘土未除,却是俏丽难掩,韦小宝登时觉得身上一阵温暖。他一口一口喝着面汤,一时想不出话来说。
忽听得天井中脚步声响,一个老儿走了进来,却是「八臂猿猴」徐天川到了。他走到韦小宝身前,躬身行礼,满脸堆欢,恭恭敬敬的道:「你老好。」他为人谨细,见有外人在座,便不称呼「韦香主」。韦小宝抱拳还礼,笑道:「徐大哥,我给你引见两位朋友。这两位都是『铁背苍龙』柳老爷子的高足,这一位方姑娘,这一位沐姑娘,是沐王府的小郡主。」向方沐二女道:「这一位徐大哥,跟柳老爷子、你家小王爷都相识。」他生怕方沐二女怀恨记仇,加上一句道:「本来有一点儿小小过节,现下这梁子都已揭开了。」待三人见过礼後,说道:「徐大哥,我想拜托你一件事。」徐天川听得这两个女扮男装的小太监是沐王府中的重要人物,心想沐剑声等都已知道韦小宝来历,这两位姑娘自然已早得悉,便道:「韦香主有所差遣,属下自当奉命。」方怡和沐剑屏其实并未知道韦小宝的真正身份,听徐天川叫他「韦香主」。心下都是大为奇怪。韦小宝微微一笑,道:「两位姑娘跟吴立身吴老爷子,刘一舟刘大哥他们一般,都是失陷在皇宫之中,此刻方才出来,沐家小王爷、刘一舟师兄他们都巳离京了吧?」
徐天川道:「沐王府众位英雄昨天都已平安离京。」沐剑屏道:「刘一舟师哥跟我哥哥在一起?」她这话是代方怡问的。徐天川道:「我送他们分批小城,刘师兄是跟柳老爷子在一起,向南去的。」
方怡脸上一红,慢慢低下头来。韦小宝心想:「你听得心上人平安脱险,定然是心花怒放。」殊不知让一次他却是猜错了方怡的心事,这位方姑娘心中想的是:「我答应过他,他若是救了刘师哥性命,我便得嫁他为妻,终身不渝。可是他是个太监,怎生嫁得?他小小年纪,花样百出,却又是甚麽『韦香主』了?」
韦小宝道:「这两位姑娘力抗清官侍卫,身上受了伤,现下要到石家庄的一位朋友家去养伤。我想请徐大哥护送前去。」徐天川欢然道:「理当効劳。韦香主派了一件好差使给我。属下对不起沐王府的朋友,反蒙沐小王爷相救,心中既感且愧。得能陪伴两位姑娘平安到达,也可稍稍补报於万一。」沐剑屏向徐天川瞧了一眼,见他身形瘦小,弓腰曲背,是个随时随地便能一命呜呼的糟老头子,说甚麽护送自己和师姊,只怕一路之上还要照料他呢,何况韦小实自己不去,早已好生失望,这时不悦之意忍不住便在脸上流露了出来。
方怡却道:「烦劳徐老爷子大驾,可实在不敢当,只须劳驾给雇一辆大车,我们自己上路好了。我们的伤也不是甚麽大不了的事,实在不用费神。」
徐天川笑道:「方姑娘不用客气。韦香主既有命令,我说甚么要奉陪到底。两位姑娘武艺高强,原不用老头儿在旁边惹厌,『护送』两字,老头儿实在没这个本领,但跑腿打杂,侍候两位姑娘住店、打尖、雇车、买物,那倒是拿手好戏,免得两位姑娘一路之上多费口舌,对付骡夫、车夫、店小二这些人物。」
方怡听他这麽说,知道难再推辞,道:「徐老爷子这番盛意,以後不知如何报答才好。」徐天川哈哈大笑,道:「报甚麽答?不瞒两位姑娘说,我对咱们这位韦香主,心中佩服得了不得,别瞧他年纪轻轻,实在是神通广大。他昨天给老头子出了胸中一口恶气,我心中正在嘀咕,怎么想法子给他办几件事才好,那想他今天就交给了我这一件差使。两位姑娘就算不许我陪着,老头儿也只好不识相,一路之上做个先行官,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,侍候两位到石家庄。别说从北京到石家庄只是几天路程,韦香主若是吩咐老头儿跟随两位到云南去,那也是说去便去,送到为止。」
沐剑屏见他模样虽然猥崽,说话倒是颇为风趣,问道:「他昨天给你出了甚麽气?昨天,他……他不是在皇宫裏麽?」
资料收集于网上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
本书由“云中孤雁”免费制作
第三九回 太后寝宫
离慈宁宫将近,便不敢再走正路,闪身花木之後,走一步,听一听,心想:「若是一个不小心,给老婊子捉到了,那可是自投罗网。」他又觉有趣,又是害怕,一步步的走近太后寝宫。
他手心中汗水渐多,寻思:「我把这对猪蹄子放在门口的阶石之上,她明天定会瞧见。投入天井毕竟太过危险。」轻轻的又走前了两步,忽听得一个男人的声音说道:「阿燕怎么搞的,怎地到这时候还没回来?」韦小宝大奇: 「屋中怎么有男人?这人说话的声音又不是太监,莫非老婊子有了姘头?哈哈,老子要捉奸。」他心中虽说要「捉奸」,可是再给他十倍的胆子却也不敢,只是好奇心起,却不肯就此放下断脚而走。
他向着声音来处蹑手蹑足的走了几步,每一步都是轻轻提起,极慢极慢的放下,以防踏到枯枝,发出声响。只听那男人哼了一声,说道:「只怕事情有变。你既知道小鬼十分滑溜,怎么让阿燕一个人带他去?」韦小宝心道:「他俩在说我,这是非听不可?」只听一个女人声音道:「阿燕的武功高他十倍,人又机警,步步提仿,那会出事?」正是太后的声音,听她又道:「多半那部经书放在远处,阿燕押了小鬼去拿去了。」那男人道:「能够拿到经书,自然很好,否则的话,哼哼!」这人语气甚是严峻,对太后如此说话,可说极为无礼。韦小宝越来越是奇怪:「普天下有谁能对她这般说话?难道是老皇帝从五台山回来了?」
想到顺治皇帝重行回宫,韦小宝大是兴奋,心想定将有出好戏上演。听得太后说道:「你知道我已尽力而为。我这样的身份,总不能亲自押着个小太监,在宫里走来走去。我踏出慈宁宫一步,宫女太监就跟了一大串,那裏还能办什么事?」那男人道:「你不能等到天黑再押他去吗?要不然就通知我,让我押他去拿经书。」太后道:「我可不敢劳你的驾,你在这裏,甚麽形迹也不能露。」那男人冷笑一声道:「遇上了这种大事,还顾甚麽?我知道,你不肯通知我,那是怕我抢了你的功劳。」太后道:「我又有甚么功劳了?有功劳是这样,没功劳也是这样。」语气之中,充满怨怼。韦小宝若不是清清楚楚认得太后的声音,定会当作是个老宫女在给人责怪埋怨。那两人的号话都压低了嗓子,但相距既近,静夜中别无其他声息,决无听错之理,听他二人说甚么「抢了功劳」,那麽这男子又不会是顺洽皇帝了。
他好奇心再也无法抑制,慢慢爬到窗边,从窗缝向内一张,只见太后侧身坐在椅上,一个宫女双手负在身後,在房中踱步,此外更无旁人,心想:「那男人却又到那裏去了?」只见那宫女转过身来,说道:「不等了,我去瞧瞧。」她一开口,将韦小宝吓了一跳,原来这宫女一口男嗓,刚才就是她在说话。韦小宝在地下,瞧不见她脸。
太后道:「我和你同去。」那宫女冷笑道:「你就是不放心。」太后道:「那又有什么不放心了?我疑心阿燕有甚麽古怪,咱们二人联手,容易制她。」那宫女点头道:「那也不可不防,别在阴沟裏翻船。这就去吧!」太后点了点头,走到床边,掀开被褥,又揭起一块板来,烛光下青光一闪,手中已多了一柄短剑,将短剑插入剑鞘,放在怀中。韦小宝心想:「原来床上还有这样一个机关。她是防人行刺,短剑不插在剑鞘之中,那是伸手一抓,拿剑就可杀人,用不着再从鞘中拔出。万分紧急的当儿,可差不起这麽霎一霎眼的时刻。」
只见太后和那宫女走出寝殿,出了慈宁宫,房中烛火也不吹熄,韦小宝心想:「我将这对猪蹄放在她床上那个机关之中,待会她放还短剑,忽然摸到这对猪蹄,定会吓得她死去活来。」只觉这主意妙不可言,当即闪身进屋,掀开被褥,见床板上有个小铜环,伸指一拉,一块阔约一尺、长约二尺的木板应手而起,下面是只没盖的木匣,匣中赫然有三部经书,正是他先前见过的那三部「四十二章经」,一部是太后本来有的,另外两部是他在鳌拜府中抄得。韦小宝大喜,心想:「这三部经书不知有甚么屁用,人人都这等看重,我且来个顺手牵羊,把老婊子气个半死。」见匣中尚有些书册杂物,一时不敢多看,一古脑儿连着三部经书都取了出来,扯下桌上的锻披,做一包包了。将柳燕那双脚从长袍中抖了出来,抖入木匣之中,盖上本板,放好被褥,正要转身出外,忽听得外房的门呀的一声响,有人推门而进。
这一下当真是吓得他魂飞天外,那料到太后和那宫女回来这样快,想也不及想,一低头便钻入床底,心中只是叫苦,只盼太后忘记了甚麽东西,回来拿了又去找寻自己,又盼她所忘记的东西并不放在被褥下的木匣之中。只听得脚步之声又轻又快,一个人窜了进来,却是一个女子,脚上穿的是双淡绿鞋子,裤子也是淡绿,瞧这裤子的形状,乃是一个宫女,心想:「原来是服侍太后的一个宫女,不知是不是蕊初?她若不立时出去,我可得出去将她杀了。最好她走到床前来。」他拔出匕首,只待那宫女走到床前,一刀自下而上,刺她小腹,包管她莫名其妙的就此送命。
只听得她开抽屉,开柜门,动作极快,在找寻什么物事,却始终不走到床前,跟着听得嗤嗤几声响,以什麽利器划破了两口箱子。韦小宝吃了一惊:「这人不是寻常宫女,是到太后房中偷盗来的,莫非是来盗这三部四十二章经?她手中既有刀剧,看来武功也高,我若是出去,别说杀她,只怕先给她杀了。」听得那女子在箱子中一阵乱翻,又去划破了西首的三口箱子找寻。韦小宝肚裏不住咒骂:「你再不走,老婊子可要回来了。你送了性命不要紧,累得我韦小宝陪你归天,你的面子未免太大了。」
那女子找不到东西,似乎十分焦急,在箱中乱得更快。韦小宝心想:「不如将经书抛了出去给她,好让她快快走路。」便在此时,门外脚步声响,只听得太后说道:「我说定是柳燕这贱人拿到经书,自行走了。」那女子听到人声,已不及逃走,跨进柜子,关上了柜门。那男子口音的宫女说道:「你当真差了柳燕拿经书?我怎知你说的不是假话?」太后怒道:「你说甚么?我没派柳燕去拿经书?那麽要她干甚麽去!」那宫女道:「我怎知你在捣甚麽鬼。说不定你要除了柳燕这眼中之钉,将她害死了。」
太后大怒,重重哼了一声,道:「亏你做师兄的,居然说出这种没脑子的话来。柳燕是我师妹,我有这样大的胆子?」那宫女冷冷的道:「你素来胆大,心狠手辣,甚么事做不出来。」韦小宝听太后叫那宫女为「师兄」,而柳燕却又是她「师妹」,越听越奇。她二人说话之间,已走进内室,一见到房中箱子划破,杂物散了一地,同时啊的一志惊叫了出来。
太后叫道:「有人来盗经书。」奔到床边,翻起被褥,拉开木板,见经书已然不在,叫了声:「啊哟!」跟着便见到柳燕的那一双断脚,惊道:「那是甚么?」那宫女一伸手拿起,说道:「是女人的脚。」太后惊道:「这是柳燕,她……她给人害死了。」那宫女冷笑道:「我说的话没错吧?」太后又惊又怒,道:「甚麽话没错?」那宫女道:「这藏经的秘密所在,天下只有你自己一人知道。柳师妹倘若不是你害死的,她的断足怎会放在这裏?」
太后道:「还会儿还在这里瞎话,盗经之人离去不远,咱们快追。」那宫女道:「不错,说不定这人还在慈宁宫中。」太后转过身来,望着柜子,一步步的走将过去,似乎对这柜子已然起疑。韦小宝一颗心几乎要从口腔中跳了出来,烛火跳动,映得刀光一闪一闪,在地下掠过,料知太后左手一开柜门,右手便是一刀剌进柜去,柜中那个宫女势在无可躲闪。
眼见她又跨了一步,离那柜子已不过两尺,突然问砰的一声响,那柜子直倒下来,压向太后。太后出其不意,急向後跃,柜中飞出好几件花花绿绿的衣衫出来,缠在她的头上。太后急忙伸手去抓,又有一团衣衫掷向她身前,只听得她「啊」的一声惨叫,原来那团衣衫之中裹得有人。柜中宫女倒柜掷衣,弄得太后手足无措,一击成功。
那男嗓宫女起初并不相助,待得听到太后惨呼,这才一掌向那团衣服冲击将下去。韦小宝见那团衣服一滚滚开,那绿衣宫女从乱衣服中跃将出来,手中提着一件不知甚麽兵匁,向那男嗓宫女扑了过去。那男嗓宫女呼的一掌击出,绿衣宫女斜身闪开,立部又向敌人扑上,身法迅捷之极。韦小宝身在床底,只见到两个人的四只脚。那男嗓宫女穿的是一条灰色裤子,黑缎鞋子。但是穿绿鞋的双脚疾进疾退,忽而跃起,忽而落下,那对穿黑鞋的双脚只是偶尔跨前一步,偶尔退後一步。两人相斗甚剧,却不闻兵双相交之声,显然那男嗓宫女手中没有兵刃,但听得掌声呼呼,斗了一会,突然眼前一暗,三座烛台中已有一支蜡烛给掌风扑熄。
韦小宝心想:「谢天谢地,另外两支蜡烛也都熄了。我就可乘黑逃走。」果然呼的一声掌风过去,又是一支蜡烛熄了。两个宫女只是闷打,谁也不开口说话,似乎都怕惊动了外人。慈宁宫中本来太监宫女甚众,闹了这麽一会,早应当有人过来察看,但这些人似乎都已奉了太后严令,不得呼召,谁也不许过来窥探。
只听得察察声响,桌椅的碎片四散飞溅,韦小宝暗暗心惊:「这说话好似男人般的宫女武功恁地了得,掌风到处,将桌椅都击得粉碎。」蓦地裏有一声轻呼,白光一闪,跟着噗的一声,似是绿衣宫女兵刃脱手,飞上去钉在屋顶。跟着地下四只脚忽地都不见了,两人倒在地下,扭成一团。这一来韦小宝瞧得甚是清楚,但见两人四只手各自施展擒拿手法,在相距一两尺的方位之内,进攻防御,招招凶险之极。他别的武功所知极为有限,於擒拿法却练过不少时日,曾跟康熙日日拆解,这时见两个宫女出招极快,但每一招都是乾净利落。挖眼、捣脚、批颈、锁喉、打穴、截脉,勾腕、撞肘,没一招不是攻敌之必救,而对方连消带打,守中有攻,两人都是一招比一招更为凌厉。
看了一会,两人高下渐分。绿衣宫女出招极快,手法甚是阴狠。那穿灰衣的男嗓宫女的手法初时也极迅速,後来渐渐慢了下来,对方每出三四招,她只出一招,然而这一招足可抵得对方数招。韦小宝一颗心随着两人的手掌跳动,心中只想:「那枝蜡烛为什么还不熄?」其实二人斗得正紧,他就算堂而皇之的从床底爬了出来,堂而皇之的走出门去,那两名宫女也只有惊愕的分儿,谁也缓不出手来加以阻拦,但就是鼓不起这番勇气。
蓦地裏烛火一暗,却听得一个女子声音轻哼一声,烛光又亮,只见那灰衣宫女已压住了绿衣宫女,右手的手肘横架在她咽喉之上。绿衣宫女左手给敌人掠在外门,难以攻敌,右手勾打拿戳,连连出招,都给对方左手化解了,但压在咽喉中的一个力道却是越来越重,喘息艰难,右手的招数渐缓,双足向上乱踢,转眼便会给敌人扼死。
韦小宝心想:「这灰衣宫女扼死对手之後。若再探头到床底下来找寻经书,韦小宝可得变成韦死宝!」此时不容细思,身子一缩一弹,从床底窜了出来,手起刀落,一匕首插入灰衣宫的背心,乘势向上一挑,割破了一道长长的口子,随即向後跃退。
灰衣宫女大叫一声,跳了起来,一扑而前,双手抓住韦小宝的头颈,用力收紧。韦小宝给她扼得伸出了舌头,眼前阵阵发黑。绿衣宫女飞身而起,右手手掌斜斩而出,斩在灰衣宫女的左颊,跟着左手抓住她的头发,向後用力拉扯,突然手上一松,将她满头头发都拉了下来,露出一个光头,原来装的是假发。灰衣宫女双手一松开,放脱了韦小宝,头颈扭了几扭,缩作一团,背上鲜血犹如泉涌,眼见是不活了。
绿衣宫女说道:「多谢小公公,救了我性命。」韦小宝点了点头,惊悸未定,伸右手抚摸自己头颈,左手指着那灰衣宫女的光头,道:「她…她……」绿衣宫女道:「这人男扮女装,混在宫裏……」一言末毕。门口有人叫道:「来人哪,有刺客!」声音半男半女,是个太监。
绿衣宫女右手一把揽住韦小宝,破窗而出,左手一挥,噗的一响,跟着「啊」的一声惨叫,那太监已身中暗器,扑地倒了。绿衣宫女提着韦小宝的身子,向北疾奔,过西三所,进养华门,从小径绕过雨花阁、保华殿,来到福建宫侧的火塲之畔,才将他放下。他在宫中一年有余,比之初进宫时已高大了许多,也重了许多,这绿衣宫女眼他一般高矮,身子纤细,但提了他快步而奔,如提婴儿,毫不费力。韦小宝赞道:「好本事!」
这火塲巳近西铁门,乃是焚烧宫中垃圾废物的所在,晚间极为僻静。绿衣宫女问道:「小公公,你叫什麽名字?」韦小宝道:「我是小桂子!」她「啊」的一声,说道:「原来是手擒鳌拜,皇上最得宠的小桂子公公。」韦小宝微笑道:「不敢!」他在太后寝殿之中和这宫女匁匁朝相,当时无暇细看,依稀觉得她至少已有四十来岁,说道:「姊姊,你又是怎麽称呼?」那宫女微一迟疑,道:「你我祸福与共,那也不用瞒你,我姓陶,宫中便叫我陶宫娥。你在太后床底下干什麽?」韦小宝随口胡诌:「我奉皇帝圣旨,来捉太后的奸!」
陶宫娥微微一惊,道:「皇上知道这宫女乃是男人?」韦小宝道:「皇上知道一点儿因头,不过也不大确实。」陶宫娥道:「我……我杀死了太后,这件事转眼便闹得天翻地覆,闭了宫门大搜,我可得立却出宫去了,小朋友,咱们後会有期。」韦小宝心想:「太后已死,我在宫裏倒是太平无事了,可是闭宫大搜,方沐两个姑娘却非糟糕不可,那便如何是好?」灵机一动,道:「陶姊姊,我倒有个法子,我立即去禀告皇上,说道亲眼看见太后是给那个假宫女杀死的。反正太后已经死无对证,你也不用逃出宫去了。」
陶宫娥沉吟片刻,道:「这计策倒也使得,但那太监,却又是谁杀的?」韦小宝道:「我说那假宫女杀的。」陶宫娥道:「小朋友,这件事可十分危险,皇上虽然喜欢你,多半也要杀了你灭口。」韦小宝打个寒噤,道:「皇上也要杀我 ?那为什么?」陶宫蛾冷笑一声,道:「他母亲跟人有勾且之事,若是泄漏了一点风声出去,你叫皇上置身何地?就算你守口如瓶,皇上每次见到你,总不免心中有愧,迟早非杀了你不可。」韦小宝道:「他………他这样毒辣?」觉得陶宫娥这话毕竟不错,这些事可千万不能跟皇帝说。
便在此时,南方传来几声锣响,跟着四面八方都响起了锣声,那是宫中失火或是有警的紧急讯号,所有的侍卫太监立即出动。陶宫娥道:「咱们逃不出去了,你假装去帮着搜捕刺客,我自己回屋去睡觉。」伸出左臂,抱住他腰,又是带着他疾奔,向西奔到英华殿之侧,将他放了下来,轻声道:「小心!」一转身便隐在墙角之後。
韦小宝记挂着方恰和沐剑屏,急忘奔向她二人藏身之所。耳听得锣声越响越急,跟着人声喧哗,他没命价奔进那间屋子,叫道:「是我!」沐剑屏急道:「他们干麽打锣?是来捉拿我们吗 ?」韦小宝道:「不是的,还是回到我的屋裏比较稳当。」沐剑屏惊道:「回到你屋裏?我…我们杀了人……」韦小宝道:「不用怕,他们不知道,快走!」俯身扶起了方怡,拉着沐剑屏,向外冲了出去。
三人跌跌撞撞的奔了一会,只见斜刺裏有几名侍卫奔将过来。为首的侍卫高举火把,喝道:「什么人?」韦小窦叫道:「是我!你们赶快去保护皇上,是走了火吗?」那人认得韦小宝,忙将火把交给旁人,双手垂下,恭恭敬敬的道:「桂公公,听说慈宁宫里出了事。」韦小宝道:「好,你们先去,我随后便来。」那侍卫躬身道:「是!」带领众人而去。沐剑屏道:「他们似乎很怕你呢,刚才我还道要糟。」韦小宝想说句笑话,但挂念着太后被杀之事闹了出来,不知将有何等後果,心慌意乱之下,甚麽笑话也说不出口。路上又撞到了一批侍卫,这才回到自己住处,好在方怡和沐剑屏早巳换成太监装束,众侍卫人人心情紧张,谁也没加注意。韦小宝道:「你们便躭在这裏,千万别换装束。」出门後将门上了锁,快步奔向乾清官康熙的寝殿之中。
康熙已听到锣声,披衣起身,一名侍卫刚来禀报,说道慈宁宫中出了事,是甚么事却说不清楚。他正自着急,一见韦小宝进来,忙问:「太后安好?出了甚麽事?」
韦小宝道:「太后叫奴才今天先回自己屋子去睡,明天再搬进慈宁宫去,没…没想到宫裏出了事。不知什麽事,奴才这就去瞧瞧。」康熙道:「我去给太后请安,你跟着来。」韦小宝道:「是。」康熙对母后甚有孝心,不及穿戴,披了一件长袍便抢出门去去,一面快步而行,一面问道:「太后要你服侍,你怎麽又到了我这裏?」韦小宝道:「奴才听得锣声,生怕是走火,又担心来了刺客,一心只是挂念着皇上,忙不迭的奔来,真…真是该死。」
康熙一出寝宫,左右太监、侍卫便跟了一大批,十几盏灯笼在身周照着。他见韦小宝衣衫头发极是紊乱,那知道他是在太后床底下钻进钻出,还道他忠心护主,一心一意的挂念自己,来不及穿好衣服,就抢了来保护,心下颇感喜慰。只行出数丈,两名侍卫快步过来禀告,说道:「刺客擅闯慈宁宫,害死了一名太监,一名宫女。」康熙忙问:「可惊动了太后圣驾?」那侍卫道:「多总管已率人将慈宁宫团团围住,严密保护太后。」
康熙稍稍放心。韦小宝心道:「他便是请十万兵马来保护慈宁宫,这会儿也迟了。」从乾清宫到慈宁宫相距不远,绕过养心殿和太极殿这便到了。只见灯笼火把照耀如同白昼,数百名侍卫一排排的站着,别说刺客,一只老鼠也钻不过去。众侍卫一见到皇帝,一齐跪下。康熙摆了摆手,快步进宫。
韦小宝掀起门帷,康熙走进门去,只见寝殿中箱笼杂物乱成一团,血流满地,横卧着两具尸首,只吓得心中突突乱跳,叫道:「太后,太后 !」
床上一人说道:「是皇帝么?不用担心,我没事。」正是太后的声音。韦小宝这一惊非同小可,心想:「原来老婊子没死。我做事当真胡涂,先前干么不在她身上补上一刀?她没死,我可得死了。」回头,便想发足奔逃,但见门外密密麻麻的站满了侍卫,逃不了三步便会给人抓住,只吓得双足发软,头脑晕眩,身子便欲倒下。
康熙走去床前,说道:「太后,你老人家受惊了。孩儿保护不周,真是罪孽深重。那些饭桶侍卫,一个个得好好惩办才是。」太后喘了口气,道:「没……没有什么。是一个太监和宫女争闹……打了起来,互相殴斗而死,不干侍卫们的事。」康熙道:「太后身子安好?没惊动到你老人家?」太后道:「没有!只是我瞧着生气。孩儿,你出去吧,叫大家散去。」康熙道:「快传太医来给太后把脉。」韦小宝缩在他身後,不敢答应,只怕给太后瞧见了,又怕一开口就给认了出来。太后道:「不,不用传太医,我睡一觉就好。这两人……这两人的尸首……不用移动。我心里烦得很,怕吵,你……你叫大家快走。」
她说话声响微弱,上气不接下气,显是受伤,着实不轻。康熙很是担心,却又不敢违命,本想彻查这太监和宫女如何殴斗,惹得太后如此生气,两人虽巳身死,但犯了这样大罪,还得追究他们的家属,可是听太后言下之意,乃是不愿张扬其事,连尸首也不许移动,只得向太后讲了安,退出慈宁宫。韦小宝死裏逃生,可是双脚兀自发软,手扶墙壁而行。
康熙低头沉思,觉得慈宁宫中今晚之事大是突兀,中间必有隐秘,但太后的意思明明摆着叫自己不可理会。
康熙低头沉思,走了好长一段,这才抬起头来,见韦小宝跟在身後,问道:「太后要你服侍,怎地你又跟着来了?」韦小宝心想反正天一亮便要出宫逃走,大可信口开河,说道:「先前太后说道心裏烦得很,一见到太监便生气。奴才见到太后龙体不大安适,还是别去惹太后烦恼的为妙。」
康熙点了点头,回到乾清宫寝殿,待服侍他的众监都退了出去,说道:「小桂子,你留着!」韦小宝应了,心下大是焦急:「皇帝若是要我陪着在这裏睡,我屋裏那两个活宝贝可得急死了。」康熙从东到西,又从西到东的踱来踱去,踱了一会问道:「你看那个太监和那个宫女,为甚麽斗殴而死?」韦小宝道:「这个我可猜不出。宫裏很多宫女太监脾气都很暴躁,动不动就吵咀,有时还暗中打架,只是不敢让太后和皇上知道罢了。」康熙又点了点头,道:「你去吩咐大家,这事不用再提,免得再惹太后生气。」韦小宝道:「是!」康熙道:「你去吧!」
韦小宝请了安,转身出去,心想:「我这一去,永远见你不着了。」回头又瞧了一眼。康熙也正瞧着他,脸上露出笑容,道:「你过来。」韦小宝转过身来。康熙揭开床头的一只金盒,拿出两块点心,笑道:「累了半天,肚裏可饿了吧 !」将点心递给他。韦小宝双手接过,想起太后为人凶险毒辣,寝宫裏暗藏男人,终有一天会加害皇上。他一切蒙在鼓裏,甚麽都不知道。皇帝对待自己,便如是朋友兄弟一般,若不把这事跟他说知,他给太后害死,自己可太也没有义气。想到此处,眼前似乎出现了康熙全身筋骨俱断,尸横就地的惨状,心中一酸,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。
康熙微笑道:「怎么啦?」伸手拍了拍他肩头。道:「你愿意跟我,是不是?那也容易,过几天等太后大好了,我再跟太后说去,老实说,我也舍不得你。」韦小宝心情激动,寻思:「陶宫娥说,我若是吐露真情,皇帝不免要杀我灭口。大丈夫死就死好了。」将两块点心往桌上一放,握住了康熙的手,颤声道:「小玄子,我再叫你一次小玄子,行吗?」康熙笑道:「当然可以。我早就说过,无人之处,咱们就跟从前一样。你又想跟我此武,是不是?来来来,放马过来。」说着双手一翻,反握住了他双手。
韦小宝道:「不忙比武。我有一件机密大事,要跟我的好朋友小玄子说,可是决不能跟我的主子皇上万岁爷说。皇上听了之後,就要砍我的脑袋,小玄子当我是朋友,或者不要紧。」康熙不知事关重大,少年心情,只觉十分有趣,忙拉了他并肩坐在床沿上,道:「快祥!快说!」
韦小宝道:「现下你是小玄子,不是皇帝?」康熙微笑道:「对,我现下是你的好朋友小玄子,不是皇帝。一天到晚做皇帝,没个知心朋友,也没甚麽味道。」韦小宝道:「好,我说给你听。你要次我脑袋,也没法子。」康熙微笑道:「我干麽要杀你?好朋友怎能杀了好朋友?」韦小宝长长吸了口气,道:「我不是真的小桂子,我不是太监,真的小桂子已给我杀了。」康熙大吃一惊,道:「甚么?」韦小宝便将自己出身来历简略说了,接着说到如何被掳入宫,如何毒瞎海大富双眼,如何冒小桂子,海大富如何教武等情,一一照实陈说。
康熙听到这裏,笑道:「原来你不是太监。杀了个小桂子,也没甚么大不了。只不过你不能再在宫裏住了。要不然我就派你做御前侍卫的总官。多隆这厮武功虽然不错,办事可胡涂得很。」韦小宝道:「这可多谢你啦,不过只怕不成。我听到了跟太后有关的几件大秘密。」康熙道:「跟太后有关?那是甚麽?」问到这两句话时,心中己隐隐觉得有些不对。
资料收集于网上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
本书由“云中孤雁”免费制作
第四〇回 获悉内情
韦小宝咬了咬牙,当下便将那天晚上在慈宁宫窗下所听到太后和海大富的对答,一五一十都说了出来。康熙听到父皇顺治竟然并未崩驾,却是在五台山清凉寺出家,这一惊固然是非同小可,这一喜尤其是如癫如狂。他全身发抖,握住了韦小宝双手,颤声道:「这……这当真不假?我父皇……父皇还在人世?」韦小宝道:「我听到太后和海大富二人,是这样说的。」康熙站起身来,大声叫道:「那…那好极了!好极了!小桂子,天一亮,咱们立即便往五台山去朝见父皇,请他老人家回宫。」
要知康熙君临天下,事事随心所欲,生平唯一大憾便是父母早亡。太后虽然不是他亲生之母,但待他慈爱,也如与母亲无异,父亲早逝却是无所替任。有时午夜梦回,想到父亲之时,忍不住放声大哭。此刻听得韦小宝如此说,虽然仍不免将信将疑,却已然喜心翻倒。
韦小宝道:「只怕太后不愿意。她一直瞒着你,适中间必有重大缘故。」康熙道:「是,是,那是甚么缘故?」他一听到父亲末死,喜悦之情,充塞胸臆,但稍一凝思,无数疑窦立即涌现。韦小宝道:「宫中大事,我是甚麽都不明白,只能将太后和海大富的对答据实说给你听。」康熙道:「是,是!快说,快说。」
韦小宝说到端敬皇后和孝康皇后如何为人所害,康熙跳起身来,叫道:「你……你说孝康皇后,是……是给人害死的?」韦小宝见他双眼睁得大大的,脸上肌肉牵动,不禁害怕,道:「我……我不知道。只听到海大富跟太后这么说。」康熙道:「他们怎地说?你……你再说一遍。」韦小宝记性甚好,重述那晚太后与海大富的对答,连二人的声调语气也都学得极像。康熙呆了半晌,道:「我亲娘……我亲娘竟是为人害死?」韦小宝道:「孝康皇后…是…是你的母亲?」康熙点了点头,道:「你说下去,一句也不可遗漏。」心中一酸,泪水涔涔而下。
韦小宝接着述说凶手用「化骨绵掌」害死端敬、孝康二后,又害死瑞敬皇后的儿子荣亲王,害死董鄂贞妃,殓葬孝康和贞妃的仵作如何奉海大富之命,前赴五台山禀告顺治,顺治如何派遣海大富回宫彻查,一直说到太后和海大富对掌。他不敢说海大富是自己所杀,却说他眼睛瞎了之后,敌不过太后,以致对掌身亡。
康熙定了定神,详细盘问当晚情景,追查他所听到的说话,反覆细问之后,料定韦小宝决无可能捏造此事,问道:「你为甚么直到今天,才跟我说?」韦小宝道:「这事关涉太大,我那敢乱说?可是明天我要逃出宫去,再也不回来了。想到你孤身在皇宫之中,极是危险,可不能再瞒。」康熙道:「你为甚么要出宫?怕太后害你?」韦小宝道:「我跟你说,今晚死在慈宁宫里的那个宫女,是个男人,是太后的师兄。」
太后宫中的宫女竟然是个男人,此事自然是匪夷所思,但康熙这晚听到自己已死的父皇竟然末死,而母亲又是为一向端庄慈爱的太后所暗害。一个宫女是男是女,自己丝毫不以为奇,问道:「你又怎么知道?」
韦小宝道:「那晚我听到了太后跟海大富的说话后,太后一直要杀我灭口。」当下将太后如何派遣瑞栋、柳燕,以及众太监先後来加害自已等情一一说了,又说到在慈宁宫中听到一个男子和太后对答,两人争闹起来,那男子假扮的宫女为太后所杀,太后却也受了伤。他这番说话当然不尽不实,既不提到陶宫娥,也不说自己杀了瑞栋、柳燕,偷了几部四十二章经等情。康熙沉吟道:「这人是太后师兄听他口气,似乎太后尚受另一人的挟制,那会是什么人?」韦小宝摇头道:「我也想不出。」
康熙道:「你去传多隆进来。」韦小宝答应了,心想:「皇帝要跟太后翻脸,叫乡隆捉拿老婊子来杀头?我到底是快快逃走好呢?还是留着再帮帮他?」
多隆正在忧心如焚,宫里接连出事。自己的脑袋就算不搬家,脑袋之上的帽子,帽子之上的顶子绝是大大的不稳,听得皇帝传呼,他赶进乾清宫来。康熙吩咐道:「慈宫宫裏没甚么事,你立即撤出慈宁宫外所有侍卫。太后说听到侍卫们站在屋外,心里就烦得很。」多隆大喜,喏喏连声,出去传令。
康熙又将心中有着的诸般疑团,细细询问韦小宝,过了良久,料知众侍卫巳撤,道:「小桂子,我和你夜探慈宁宫。」韦小宝道:「你亲自去探?」康熙道:「正是!」一来事关重大,不能单是听了一个小太监的一面之辞,便对抚育自己长大的母后心存怀疑。二来「犯险夜探」,那是学武之人非做不可之事,有此机会,如何可以轻易放过?自已是皇帝,不能出宫一试身手,在宫裏做一下「夜行人」,却也是聊胜於无。韦小宝道:「太后已将她师兄杀了,这会儿正在安睡养伤,恐怕探不到甚麽。」康熙道:「没有探过,怎知探不到甚么?」
当即换上便装,脚下穿了薄底快靴,便是当日跟韦小宝比武的那一身装束。从乾清官侧门走了出去。众侍卫太监还是见到了,慌忙跟来。康熙喝令:「大家站住,谁也不许乱动。」这是皇帝圣旨,谁敢有违?几十名侍卫太监立刻直挺挺的站在原地,一动也不敢动。
康熙带着韦小宝,来到慈宁宫花园之中,果见静悄悄的并无一人。他掩到太后寝殿窗下,俯耳倾听,只听得大后在不住咳嗽,霎时之间,心中思涌如潮,又是悲苦,又是烦躁,听着太后的咳嗽声音,既想冲进去搂着她身子痛哭一场,又想叉住她脖子厉声质问,到底自己的父皇和母后是怎样了?他一时盼望小桂子所说的全是假话,又盼望他所说的丝毫不假。他不住发抖,全身汗毛直竖,寒意直透骨髓。
太后房中烛火末熄,忽明忽暗,映着窗纸。过了一会,听得一个宫女的声音道:「太后,缝好了。」太后「嗯」了一声,道:「把这宫女…宫女的死尸,装…装在被袋裏。」那宫女道:「是。那个太监的死尸呢?」太后怒道:「我叫你装那宫女,你…你管甚么太监?」那宫女忙道:「是!」接着便听到有物件在地下拖动之声。
康熙忍耐不住,探头去窗缝中张望,可是太后寝殿的窗户所有缝隙,均用油灰塞满,连一条细缝也没有。他往日曾听韦小宝转述过江湖上夜行人的行事诀窍和禁忌,那都是茅十八从扬州来到北京之时,一路上说的。此时窗户无缝,正中下怀,当下伸指沾了唾液,轻轻湿了窗纸,指上微微用力,窗上便破了个小孔,却无半点声息。他就眼张去,见太后床上锦帐低垂,一名年轻宫女正在将地下一具尸首往一只大布袋中塞去,尸首身上穿的是宫女装束,可是头顶光秃秃地一根头发也无。那宫女将尸首塞入袋中,拾起地下的一团假发,微一迟疑,也塞进了布袋,低声道:「太后,装…装好啦!」
太后道:「外边侍卫都撤完了?我好像听到还有人声。」那宫女走到门边,向外一张,道:「没有人了。」太后道:「你把这只口袋拖到荷花塘边,在袋裏放四块大石头,用…用绳子…咳…咳…将袋口扎住了,然後…然後…咳咳…把袋子推落塘裏。」那宫女道:「是。」声音发抖,显得很是害怕。太后道:「袋子下了池塘之後,多扒些泥土抛在上面,别让人瞧见。」那宫女又应道:「是。」拖着袋子,向花园中走去。
康熙心想:「小桂子说那死了的宫女是个男人,多半不错。这中间若不是有大大的隐情,太后何必要沉尸入塘,灭去痕迹?」见韦小宝便站在身边,不自禁的伸出手去,握住了他手。两人均觉对方手掌又湿又冷。过了一会,听得扑通一声,那装尸体的布袋掉入了荷塘,又过了好一会,那宫女回进寝殿。韦小宝早就认得她的声音,便是那小宫女蕊初,康熙却是不识。
太后道:「都办好了?」蕊初道:「是,都都办好了。」太后道:「这裏本来有两具尸首,怎么另一具不见了?明天有人问起,你怎磨说?」蕊初道:「奴才……奴才甚么也不知道。」太后道:「你在这裏服侍我,怎会甚么也不知道?」蕊初道:「是,是!」太后怒道:「甚么是是?」蕊初忽然福至心灵,说道:「奴才见到那死了的宫女站起身来,原来她只是受伤,并没有死。她慢慢的……慢慢的走出去。那时候……那时侯太后正在安睡,奴才不敢惊动太后,眼见那个宫女走出了慈宁宫,不知道……不知道到那里去啦。」太后叹了口气,道:「原来这样,阿弥陀佛,她没有死,自己走了,那倒好得很。」蕊初道:「正是,谢天谢地,原来她没有死。」
康熙和韦小宝又待了一会,听太后没再说话,似巳入睡,於是悄悄一步步的离开,回到乾清宫。只见一众侍卫太监仍是直挺挺的站着不动。康熙笑道:「大家随便走动吧!他虽是笑着说话,笑声和说话之声却是甚为乾涩。
回入寝宫,他凝视韦小宝,良久不语,突然怔怔的掉下泪来,说道:「太后……太后……」韦小宝也不知说什么话好。康熙想了一会,双手一拍,两名侍卫走到寝殿门口。康熙低声道:「有一件机密大事,差你二人去办,可不能泄漏出去。慈宁宫花园的荷花塘中,有一只大口袋,你二人去抬了来。太后正在安睡,你二人若是发出半黠响声,吵醒了太后,那就自己割了脑袋吧。」两人躬身答应而去。康熙坐在床上,反覆思量。终於两名侍卫抬了一只湿淋淋的大布袋,来到寝殿门外。
康熙道:「可惊醒了太后没有?」两名侍卫齐道:「奴才们不敢。」康熙点了点头,道:「拿进来!」两名侍卫答应了,将布袋拿进屋来。康熙道:「出去吧!」韦小宝等两名侍卫退出寝殿,带上守门,便去解开布袋上的绳索,将那具尸拖了出来。但见这尸首脸上胡子虽是剃得极光,须根隐约可见,喉头有结,胸口平坦,自虽个男子无疑。这人身上肌肉虬结,手指节骨凸起,纯是一副久练武功的模样。看来此人假扮宫女,潜伏宫中只是最近之事,否则以他这副形相,连做男人似乎也是太丑,如何能假扮宫女而不被发觉?
康熙为人甚是精细,拔出腰刀,割破此人的裤子,看了一眼之後,恼怒之极,连挥数刀。将他腰胯之间斩得稀烂。韦小宝道:「太后……」康熙怒道:「什么太后?这贱人害死我亲娘,逼走我父皇,秽乱宫廷,多行不义。我…我要将她碎尸万段,满门抄斩。」韦小宝吁了口气,登时放心,心想:「他不再称她是太后,那么不管老婊子做什么坏事给我知道了,他也不会杀我灭口了。」康熙提起腰刀,又在尸首上剁了一阵,一时气愤难抑,使欲传呼侍卫,将太后看押起来审问,转念一想:「父皇未死,却在五台山出家,这是何等的大事?一有泄漏,天下官民群相耸动,我可万万卤莽不得。」说道:「小桂子,明儿一早,我便跟你去五台山查明真相。」韦小宝应道:「是!」心中大喜,得和皇帝同行,到五台山走一遭,那比之闷在北京城裏自是好玩得多了。
但康熙可远此韦小宝见识明白,思虑周详,随即想到皇帝出巡,十分隆重,至少也得筹备布置好几个月,沿途百官预备接驾保护,大费周章,决不能说走便走;又想自己年幼,亲政未久,朝中王公大臣未附,倘若太后乘着自己出京之机夺政篡权,废了自己,另立新君,却是可虑;又如父皇其实已死,或者虽然尚在人间,却不在五台山上,自己大张旗鼓的上山朝见,要是未能见到,不但为天下所笑,抑且是贻讥後世。
他想了一会,摇头道:「不行,我不能随便出京。小桂子,你给我走一遭吧。」韦小宝颇感失望,道:「我一个人去?」康熙道:「你一个人去。待得探查明白,父皇确是在五合山上,我在京里又布置好了对付那贱人的法子,咱二人再一同上山,以策万全。」韦小宝心想,皇帝既巳决定对付太后,自己去五台山探访,自是义不容辞,说道:「好,我就去五台山。」康熙道:「我大清的规矩,太监不能出京,除非是随我同去。好在你本来不是太监。小桂子,你以後不做太监了,还是做侍卫吧。不过宫裏朝里的人都巳认得你,忽然不做太监,大家会十分奇怪。嗯,这件事将来再说,我可对人宣称,为了杀鳌拜,你奉我之命,假扮太监,现在元凶已除,自然不能老是假扮下去,小桂子将来你读点书,我封你做个大官儿。」韦小宝笑道:「好啊!只不过我一见书本子就头痛。」
康熙坐在桌前,提起笔来,要给父皇写一封信,禀明自己不孝,直至此刻方知父皇尚在人世,心中欢喜逾恒,即日上山来恭迎圣驾回宫,重理万民,而儿子亦得重接亲颜,写得几行字,忽想:「这封信落在旁人手中,那可大不妥。小桂子要是给人擒获或者杀死,这信就给人搜去了。」
他拿起了那页写了半张的信纸,在烛火上烧了,又提笔写道:「敕令御前侍卫副总管钦赐穿黄马褂韦小宝前赴五台山一带公干,各省文武官员受命调遣,钦此。」写毕,用了御宝,交给韦小宝,笑道:「我封了你一个官儿,你瞧瞧是甚么。」韦小宝睁大了眼,只识得自己的名字,和「五、山、一、文」四字,一共七个字,摇头道:「不识得是甚麽官。是你封的,总不会是小官吧?」康熙笑着将那道敕令读了一遍。韦小宝伸了伸舌头,道:「是御前侍卫副总管,厉害厉害,还穿黄马褂呢。」康熙微笑道:「多隆虽是总管,可没黄马褂穿。你这事若是办得妥当,回宫後再升你的官。只不过你年纪太小,做官大了不像样,咱们慢慢的来」韦小宝道:「官大官小,我也不在乎,只要常常能跟你见面,那就很好了。」康熙心下甚喜,道:「你此去一切小心,行事机密。这敕令若不是万不得已,不可取出来让人见到。这就去吧!」韦小宝向康熙告别,心想:「那两个小妞儿可等得心焦死了。」眼见东方已现出鱼肚白,忽忽来到方沐二女躲藏的所在,轻轻推门进去,只见方沐二人互相偎倚,靠在墙边。方怡并未睡着,低声道:「你回来了。」韦小宝道:「万事大吉,咱们这就出宫去吧。」汰剑屏迷迷糊糊的从睡梦中醒转,道:「师姊很是担心,怕你遇到危险。」韦小宝道:「没事,没事。」便在此时,钟声响动,宫门开启,文武百官便将陆续进宫侯朝。韦小宝点燃桌上蜡烛,察看二人装束并无破绽,笑道:「你二人生得太美,在脸上擦些泥沙灰尘吧。」沐剑屏有些不愿意,但见方怡伸手在地下抹了尘土往脸上搽去,也就依样而为。韦小宝将从太后床底盗来的三部经书也包在包袱之中,摸出那枝银钗,递给方怡,道:「是这枚钗儿吧。」方怡脸上一红,慢慢伸手接过,道:「你干冒大险,原来……原来是去为我取这枚钗儿。」忽然心中一酸,眼眶儿红了,将头转了过去。韦小宝笑道:「也没甚麽危险。」心想:「这叫做好心有好报,不去取这枚钗儿,捞不到一件黄马褂穿。」
他带领二人,从禁宫城後门神武门出宫。其时天色尚未大亮,守门的侍卫见是桂公公带同两名小太监出宫,除了巴结讨好,谁敢多问一句?
方怡出得宫来,走出十余丈後,回头向宫门望了一眼,百感交集,真似隔世为人。韦小宝在街边雇了三顶小轿,吩咐抬往西长安街,下轿另雇小轿,这才到天地会落脚之处两条胡同外下轿,说道:「你们沫王府的朋友,昨天都已出城去了。我得跟朋友商议商议,且看送你们到那裏去才好。」他做了钦赐黄马褂的御前侍卫副总管,自觉已成了大人,加之有钦命在身,去查一件一等一的次事,突然间收起了种种油腔滑调,再者师父相距不远,可也不敢放肆。
方怡问道:「你……你今後要到那裏去?」
韦小宝道:「我不敢再在北京城多耽,走得越远越好,要等到太后死了,事平之後,才敢回来。」方怡道:「我们在河北石家庄有个好朋友,你………你若是不嫌弃,便同……同去暂避一时可好?」沫剑屏道:「好啊,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,大家是自己人。三个人一起赶路,也热闹些。」两人凝望着他,均有企盼之意,沫剑屏显得天真热切,方怡则微含羞涩。
韦小宝若不是身负要务,和这两个俏佳人结伴同行,长途遨游,原是快活逍遥之极,比刻不得不设法推托道:「我还答应了朋友夫办一件事,此番不能就去石家庄。你们身上有伤,两个姑娘儿家赶路不便,我得拜托一两位靠得住的朋友护送前去。咱们且去歇一歇,吃饱了慢慢商量。」当下来到天地会的住处。守在胡同外的弟兄见到是他,忙引了进去。马彦超迎了出来,见他带着两名小监,甚是诧异,韦小宝在他耳边低声道:「是沐家小王爷的妹子,还有一个是她师姊,我从宫裏救出来的。」马彦超请二女在厅上就座,奉上茶来,将韦小宝拉在一边,说道:「总舵主昨晚出京去了。」韦小宝大喜,这位师父他一来实在怕见,二来又不知是否该将康熙所命告知,听说已然离京,心头登时如放下一块大石,脸上却装作失望之极,顿足道:「这……这……这……唉,师父怎地这么快就走了?」马彦超道:「总舵主吩咐属下转告韦香主,说他老人家突然接到台湾来的急报,非赶回去处理不可。总舵主要韦香主一切小心,相机行事,宫中若是不便再住,可离京暂避,又说要韦香主勤练武功,韦香主身上的伤毒若是发作得厉害起来,务须急报总舵主知悉。」韦小宝道:「是。师父惦记我的伤势武功,好教人心中感激。」他这两句话倒是不假,听得师父在忽忙之际还是记挂着自己身子,确是感念,又问:「台湾出了甚么事?」马彦超道:「听说是郑氏母子不和,杀了大臣,好像生了内变。总舵主威望极重,有甚麽变乱,他老人家一到必能平息,韦香主不必忧虑。樊大哥、风大哥、玄贞道长他们都跟着总舵主去了。徐三哥和属下留在京裏,听由韦香主差遣。」韦小宝道:「你叫人去请徐三哥来。」心想「八臂猿猴」徐天川武功既高,人又机警,而且是个老翁,护送二女去石家庄最好不过。又想:「台湾也是母子不和,杀人生事,倒跟北京的太后皇帝一样。」
他回到厅上,和方沐二女同吃面点,沐剑屏吃得小半碗面,便忍不住问道:「你当真不能和我们同去石家庄吗?」韦小宝向方怡瞧去,见她停箸不食,凝眸相睇,目光中殊有殷切之色,不由得胸口一热,更想要二女跟着自己去五台山,但随即心想:「我去办的是何等大事?带着这个受伤的姑娘上道,碍手碍脚,受人注目,那是万万不可。」叹了口气,道:「我事了之後,便到石家庄来探望。你们的朋友住在何处?叫甚麽名字?」方怡慢慢低下头去,用筷子挟了一根面条,却不放入口裏,低声道:「那位朋友在石家庄西市开一家很大的骡马行,他叫『快马』褚三。」韦小宝道:「『快马』褚三,是了,我一定来探望你们。」脸上现出顽皮神色,轻声道:「我怎能不来,怎舍得这一对如花似玉的大老婆、小老婆!」
沐剑屏笑道:「乖不了半天,又来贫嘴贫舌了。」方怡道:「你若是当我们是好朋友,我们……我们天天盼望你来。要是心存轻薄,不尊重人,那……那也不用来了。」韦小宝碰了个钉子,微觉无趣,道:「好啦,你不爱说笑,以後我不说就是。」方怡有些歉然,柔声道:「就是说笑,也有个分寸,也得瞧时候,瞧地方。你……你生气了吗?」
韦小宝又高兴起来,道:「没有!没有。只要你不生气就好。」
方怡笑了笑,轻轻的道:「对你啊,谁也不会真的生气。」
北方天时,虽十月初冬,早晨已颇为寒冷。方怡这么嫣然一笑,纵然脸上尘土未除,却是俏丽难掩,韦小宝登时觉得身上一阵温暖。他一口一口喝着面汤,一时想不出话来说。
忽听得天井中脚步声响,一个老儿走了进来,却是「八臂猿猴」徐天川到了。他走到韦小宝身前,躬身行礼,满脸堆欢,恭恭敬敬的道:「你老好。」他为人谨细,见有外人在座,便不称呼「韦香主」。韦小宝抱拳还礼,笑道:「徐大哥,我给你引见两位朋友。这两位都是『铁背苍龙』柳老爷子的高足,这一位方姑娘,这一位沐姑娘,是沐王府的小郡主。」向方沐二女道:「这一位徐大哥,跟柳老爷子、你家小王爷都相识。」他生怕方沐二女怀恨记仇,加上一句道:「本来有一点儿小小过节,现下这梁子都已揭开了。」待三人见过礼後,说道:「徐大哥,我想拜托你一件事。」徐天川听得这两个女扮男装的小太监是沐王府中的重要人物,心想沐剑声等都已知道韦小宝来历,这两位姑娘自然已早得悉,便道:「韦香主有所差遣,属下自当奉命。」方怡和沐剑屏其实并未知道韦小宝的真正身份,听徐天川叫他「韦香主」。心下都是大为奇怪。韦小宝微微一笑,道:「两位姑娘跟吴立身吴老爷子,刘一舟刘大哥他们一般,都是失陷在皇宫之中,此刻方才出来,沐家小王爷、刘一舟师兄他们都巳离京了吧?」
徐天川道:「沐王府众位英雄昨天都已平安离京。」沐剑屏道:「刘一舟师哥跟我哥哥在一起?」她这话是代方怡问的。徐天川道:「我送他们分批小城,刘师兄是跟柳老爷子在一起,向南去的。」
方怡脸上一红,慢慢低下头来。韦小宝心想:「你听得心上人平安脱险,定然是心花怒放。」殊不知让一次他却是猜错了方怡的心事,这位方姑娘心中想的是:「我答应过他,他若是救了刘师哥性命,我便得嫁他为妻,终身不渝。可是他是个太监,怎生嫁得?他小小年纪,花样百出,却又是甚麽『韦香主』了?」
韦小宝道:「这两位姑娘力抗清官侍卫,身上受了伤,现下要到石家庄的一位朋友家去养伤。我想请徐大哥护送前去。」徐天川欢然道:「理当効劳。韦香主派了一件好差使给我。属下对不起沐王府的朋友,反蒙沐小王爷相救,心中既感且愧。得能陪伴两位姑娘平安到达,也可稍稍补报於万一。」沐剑屏向徐天川瞧了一眼,见他身形瘦小,弓腰曲背,是个随时随地便能一命呜呼的糟老头子,说甚麽护送自己和师姊,只怕一路之上还要照料他呢,何况韦小实自己不去,早已好生失望,这时不悦之意忍不住便在脸上流露了出来。
方怡却道:「烦劳徐老爷子大驾,可实在不敢当,只须劳驾给雇一辆大车,我们自己上路好了。我们的伤也不是甚麽大不了的事,实在不用费神。」
徐天川笑道:「方姑娘不用客气。韦香主既有命令,我说甚么要奉陪到底。两位姑娘武艺高强,原不用老头儿在旁边惹厌,『护送』两字,老头儿实在没这个本领,但跑腿打杂,侍候两位姑娘住店、打尖、雇车、买物,那倒是拿手好戏,免得两位姑娘一路之上多费口舌,对付骡夫、车夫、店小二这些人物。」
方怡听他这麽说,知道难再推辞,道:「徐老爷子这番盛意,以後不知如何报答才好。」徐天川哈哈大笑,道:「报甚麽答?不瞒两位姑娘说,我对咱们这位韦香主,心中佩服得了不得,别瞧他年纪轻轻,实在是神通广大。他昨天给老头子出了胸中一口恶气,我心中正在嘀咕,怎么想法子给他办几件事才好,那想他今天就交给了我这一件差使。两位姑娘就算不许我陪着,老头儿也只好不识相,一路之上做个先行官,逢山开路,遇水搭桥,侍候两位到石家庄。别说从北京到石家庄只是几天路程,韦香主若是吩咐老头儿跟随两位到云南去,那也是说去便去,送到为止。」
沐剑屏见他模样虽然猥崽,说话倒是颇为风趣,问道:「他昨天给你出了甚麽气?昨天,他……他不是在皇宫裏麽?」
资料收集于网上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
本书由“云中孤雁”免费制作